足球资讯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养老金按月发放,1954年及之前出生的老人,每个月到底能领多少?

点击次数:98 发布日期:2025-11-23

村头老槐树下,张大爷握着存折的手微微发抖,隔壁李婶凑过来瞥了一眼:“哟,这月养老金又涨了?”这样的场景,在农村处处可见。自2025年1月1日起,全国1.5亿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迎来新一轮调整,其中1954年及之前出生的老人,更是这场政策红利的核心受益群体。

他们的养老金究竟能拿多少?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政策深意?

2025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为2024年底前已退休人员按2%的总体水平上调基本养老金,这一决策,延续了自2005年以来连续21年上调养老金的传统,更在当下经济承压的背景下,彰显了国家对民生保障的坚定承诺。

“这2%可不是简单的数学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指出,“它是综合考虑物价上涨、工资增长、基金收支平衡后的精准测算。”数据显示,2024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5万亿元,支出6.8万亿元,当期结余7000亿元,全国社保基金战略储备超2.6万亿元,中央财政还划转了1.68万亿元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这些数字,构成了养老金上调的“底气”。

具体到发放方式,政策采取了“定额+挂钩+倾斜”的三重调整机制:定额调整体现公平,同一地区退休人员每月统一增加固定金额;挂钩调整鼓励“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多涨0.7元,养老金水平按0.52%的比例上调;倾斜调整则重点关照高龄、艰苦边远地区群体,70-74岁每月多涨20元,75-79岁多涨30元,80岁以上多涨40元。

“这种设计,既保证了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又激励了年轻人多缴费、长缴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评价道。在农村,这一政策的影响尤为深远。以山西为例,2025年11月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设为10个档次,最高5000元/年,上级对选择600元以上档次的参保人每年补贴60元,累计缴费超15年的部分,每多缴1年每月基础养老金加发3元。这些细则,让农民的“养老钱”越攒越厚。

当政策落地到具体个体,1954年及之前出生的老人,每个月到底能领多少?别急,我们一起往下看!

答案因地区、缴费年限、退休身份的不同而差异显著,但可以明确的是:这群老人,是本次调整中“倾斜力度最大”的群体。

城镇职工:工龄越长,涨幅越“给力”

以天津为例,2025年7月发布的调整方案显示:1954年出生的企业退休人员,若缴费年限35年,2024年底月养老金5500元,本次调整后每月增加金额为:定额31元+缴费年限部分(15年×0.7元+20年×0.7元)+挂钩调整(5500元×0.52%)+高龄倾斜20元=31+10.5+14+28.6+20=104.1元。调整后月养老金达5604.1元,涨幅1.9%。

若在山东,这位老人的待遇会更优厚。山东对年满70周岁的退休人员额外加发290元,调整后月养老金可达5894.1元。这种“阶梯式补贴”,让高龄老人的获得感更强。

“我父亲1953年出生,缴费38年,调整后每月能拿6200多元。”山东潍坊的王先生说,“他总说,现在每月的养老金比年轻时工资还高,心里踏实。”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普涨”,高龄补贴“叠加”

对1954年及之前出生的农村居民,养老金构成更侧重基础保障。以广东湛江为例,2025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按省最低标准执行,假设为每月200元,若参保人缴费30年(选择每年600元档次),个人账户养老金为(600元×30年)÷139≈129.5元,加上基础养老金,每月至少能拿329.5元。

若参保人年满70岁,还可申领高龄补贴。深圳70岁以上老人每月补贴200元,天津80岁以上老人每月补贴500元,山西部分地区对85岁以上老人每月补贴300元。这些补贴与养老金“叠加发放”,让农村老人的“钱袋子”更鼓。

“我母亲1952年出生,在山西农村,每月基础养老金180元,加上高龄补贴200元,总共能拿380元。”运城盐湖区的刘女士说,“虽然不多,但够她买药、买菜,我们做子女的也轻松些。”

特殊群体:军转干部、艰苦地区“兜底保障”

政策对特殊群体给予了额外关照。以安置到企业工作的军转干部为例,若调整后月养老金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将直接补齐至平均线。在西藏、青海等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除享受全国统一调整外,还可获得地方额外补贴,部分地区补贴比例达5%以上。

“我战友1950年出生,在西藏退休,现在每月养老金能拿9000多元。”四川成都的陈先生感慨,“他说,国家没忘记他们这些老兵,心里特别暖。”

1954年及之前出生的老人,之所以成为政策倾斜的重点,既与他们的历史贡献相关,也与当前老龄化形势紧密相连。这群老人,大多经历过计划经济时期的低工资、高积累,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奉献了青春;如今步入晚年,又面临着医疗支出增加、子女赡养压力增大等现实问题。对他们“多涨一点”,既是补偿,更是关怀。

从宏观层面看,这一政策也体现了国家对老龄化社会的积极应对,截至202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3亿,占总人口21%,其中农村老人占比更高。通过提高养老金水平,尤其是保障高龄、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既能缓解家庭养老压力,又能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银发动力”。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