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实战验证实力!苏 - 34 已获两份出口订单,销量竟超苏 - 35?

点击次数:143 发布日期:2025-10-08

俄罗斯空天军接收了新一批苏-34M战斗轰炸机,而美国“Military Watch”等网站纷纷报道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

这款一度被外界认为“笨拙”的战机,不仅在俄乌战场上证明了自己,甚至还拿下了两份出口订单,风头似乎盖过了明星产品苏-35。

苏-34的故事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苏联。 设计者们基于经典的苏-27机身,破天荒地采用了并列双座布局,

打造出这款专为突击西欧平原、执行低空精确打击任务的战斗轰炸机。 它的驾驶舱被称为“飞行装甲浴缸”,

周身覆盖着17毫米钛合金装甲,足以抵挡30毫米机炮的直击。 然而苏联的解体让项目戛然而止,直到车臣战争让俄罗斯意识到苏-24已经过时,苏-34才重见天日。

令人意外的是,中国曾是苏-34的第一个潜在买家。 当时这款战机与国产的歼轰-7A竞争中国空军的大尺寸打击平台订单。

虽然中国有充足的采购资金,但苏-34当时不成熟的设计和落后的精确打击体系,最终让歼轰-7A胜出。

俄罗斯随后转向印度推销,但印度已经装备了大量兼具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的苏-30MKI,对专用攻击平台兴趣寥寥。

接连被两大“侧卫”买家拒绝后,俄罗斯只能自己投入资源完成苏-34的开发和升级。

早期型号的火控和航电水平确实不尽如人意,在乌克兰战场初期付出了惨重代价。

但随着苏-34M的列装和滑翔制导炸弹问题的解决,这款战机开始展现真正的威力。

俄乌战场成了苏-34的试金石。 这里既见证了它的脆弱,也见证了它的重生。

战争初期,由于缺乏体系支撑和精确制导弹药,苏-34被迫进行低空轰炸,成为乌军防空系统的活靶子,损失数量令人咋舌。

一些西方媒体甚至给它贴上了“飞行棺材”的标签。

但故事在UMPK滑翔制导套件投入使用后发生逆转。 苏-34M现在可以在安全空域投放重达3000公斤的精确制导炸弹,对前线目标造成毁灭性打击。

这种从“舔地狂魔”到“远程刺客”的转变,让前线士兵对它的称呼从“死亡棺材”变成了“战场网红”。

如此戏剧性的战场表现,自然引起了国际买家的注意。 阿尔及利亚这个北非国家一直是俄制武器的忠实客户,目前仍保有相当数量的苏-24机队。

苏-34M的沙漠涂装照片已经在网络上流传,显然是为了适应阿尔及利亚的环境特点。

这个富裕的北非国家不仅采购了苏-34,还引进了15架苏-35SE,展现出对俄制战机的持续青睐。

更令人惊讶的是朝鲜可能成为第二个买家。 据报道,朝鲜可能通过军事援助换购24架苏-34。

对于一个长期处于军事对抗状态的国家来说,这款专精对地攻击的战机似乎不是最优先的选择。

朝鲜空军装备水平仍停留在冷战末期,更需要的是防空战力和侦察能力,而非深入敌境执行打击的专用平台。

就连相对落后的苏-30M2,也能提供更强的空战能力和多用途性。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苏-34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突破? 价格可能是关键因素。

一架苏-34报价约4000-6000万美元,而苏-35则高达8000万美元以上。 对于预算有限但又需要强大对地打击能力的国家来说,这个差价极具诱惑力。

俄乌战争的持续也刺激了俄罗斯的生产能力。 苏-34的年产量已提升至20架以上,这意味着俄罗斯既能满足自身需求,又能为外国客户提供稳定的交付。

战争带来的实战经验反而成了最好的广告,证明经过改进的苏-34M在现代战场上仍然有一席之地。

与多用途的苏-35相比,苏-34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专业化道路。 苏-35是空优战机,兼顾对地攻击;

而苏-34则是纯粹的攻击平台,载弹量更大,航程更远,专门为摧毁地面目标而优化。

这种专业化设计在体系完备的战场上可能是弱点,但在特定环境下却成为无可替代的优势。

阿尔及利亚需要应对广袤的沙漠地带和地中海沿岸的防御任务,苏-34的大载弹量和长航程正好满足需求。

即便朝鲜的采购传闻成真,也可能是因为看中了其携带大量常规弹药实施突击的能力,作为对韩威慑的又一张牌。

战场是最残酷的检验场,也是最真实的广告牌。 苏-34用实际表现证明了专用攻击平台的价值,也让潜在买家看到了在特定作战环境下它的不可替代性。

从被中美印三大国拒绝,到如今连拿两单,这款战机的命运转折比任何小说都要精彩。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