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Meta为何纵容诈骗广告?2024年收入160亿内幕

点击次数:148 发布日期:2025-11-23

你每天刷到的那条“稳赚不赔”的投资广告,可能根本不是偶然。它背后是一套精密运行却选择性失明的系统——Meta被曝2024年靠诈骗广告狂揽160亿美元,占其总收入近十分之一。而这一切,竟被一个内部设定的“95%准确率”门槛合法化。

路透社披露的内部文件显示,Meta的广告系统每天向用户推送约150亿条高风险诈骗内容,涵盖虚假投资、非法赌博、违禁药品等。更令人震惊的是,公司规定:只有当算法以95%以上置信度判定广告主欺诈时,才采取封禁措施。低于这一阈值?不删除,只加价。这等于变相允许骗子付费曝光,把用户的安全当作交易筹码。

这套机制并非技术局限,而是主动选择。Meta担心误封合法商家会引发投诉和法律风险,于是将“避免误判”置于“防范欺诈”之上。但代价是什么?是数以亿计用户持续暴露在骗局之中。个性化推荐系统还会因一次点击,不断推送同类诈骗广告,形成信息茧房式的洗脑循环。而公司内部估算,仅2024年,此类广告带来的收入就高达160亿美元。

有人辩称,这是行业通病。可对比谷歌与TikTok,虽二者也依赖自动化审核,却对高危行为采取零容忍:谷歌对“规避系统”直接永久封号,TikTok对版权侵权自动拦截。它们未公开具体阈值,但行动果断。Meta的问题不在技术,而在态度——它把监管风险算进账本,发现罚款可能不到收入的零头,便心安理得地将违规广告视为“可承受的成本”。

这不是风控,是共谋。当一家平台能用算法精准推送商品,却声称无法识别明显骗局,公众有权质疑:不是不能,而是不愿。真正的安全不该取决于95%的数字游戏,而应建立在对用户基本权益的尊重之上。

科技公司的底线,不该由利润来定义。如果保护用户需要牺牲收入,那恰恰说明,某些收入本就不该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