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故事:十年爱、两女儿抵不过 27 岁戏子,她不留余地:永不再见

点击次数:88 发布日期:2025-10-09

本文根据真实历史情节进行创作,部分情节和对话进行了艺术加工,请知悉

说起民国女性的胆量,沉樱这辈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她出身读书人家,写文章很有本事,可婚姻上却栽了两次跟头。特别是跟梁宗岱过了十年,就算有两个女儿,也没留住这个男人。

后来 27 岁的粤剧花旦甘少苏一出现,梁宗岱居然直接登报跟人结婚,把老婆孩子全抛到了一边。面对这种难堪事,沉樱的选择里藏着她骨子里的硬气。

1905 年,山东潍县一个读书人家陈家,添了个女儿,取名叫沉樱。她父亲本身就是读书人,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对女儿的教育格外用心。

沉樱十几岁的时候,跟着父亲搬到了济南,还进了女子中学读书—— 那时候女孩子能上学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巧的是,她还碰到了能改变她一辈子的老师顾随。

顾随是北大出来的有才人,讲课的时候总喜欢把《诗经》里的句子结合到生活里讲。有一回课后,他看见沉樱捧着冰心的散文看得入神,就特意拿了本《新青年》递过去,指着胡适的文章说:「你看看这些新想法,不是让女孩子跟家里闹矛盾,是想让你知道—— 以后不管嫁没嫁人,手里得有能养活自己的本事,心里得有自己想过的日子,别把一辈子都绑在做饭和带孩子上。」

顾随这话像颗种子,落在了沉樱心里。沉樱从小就写得一手好文章,比年纪差不多的姑娘更有自己的想法,顾随的话更让她把「独立」这两个字记在了心里。

1923 年,沉樱刚满 18 岁,就考上了上海大学的中文系。那时候,女孩子能读大学的少得可怜,沉樱就是这少数人里的一个。

上海的繁华和开放劲儿,让她见了不少世面 —— 街上的电车、新式书店里的书籍,还有身边思想活跃的同学,这些都拓宽了她的眼界,也让她更坚定了 “要做个能靠自己的女人” 的想法。

上大学那几年,沉樱总去参加文艺活动。有次学校排演话剧《女店主》,她被选去当女主角,就是通过这次演出,她认识了同样喜欢戏剧的马彦祥。马彦祥长得端正,还懂些文艺门道,比如能聊几句剧本创作,也会弹弹吉他,俩人没多久就走到了一起。

毕业之后,俩人就办了结婚的事。沉樱本来以为找对了伴侣,往后能好好过日子,可没成想,日子才过了没多久,马彦祥就开始在外面勾搭别的女人。

更让她受不了的是,丈夫居然跟当时特别红的演员白杨好上了—— 那时候白杨在影视圈名气大,长得好看,戏也演得好。

马彦祥被白杨迷得没了魂,老往白杨那儿跑,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对沉樱也越来越冷淡。沉樱心里不是滋味,可她的性子就是这样,绝不肯委屈自己凑活过—— 她觉得日子要是过成这样,还不如不在一起。

她没跟马彦祥吵过一次架,也没去找白杨对质—— 只是把结婚时穿的蓝布旗袍叠好收进箱底,再把两人合买的戏剧剧本整理出来,放在客厅桌上。

等马彦祥回家,她直接递过写好的离婚协议:「日子过成这样,再凑活对谁都没意思。你要找别人,我不拦着,这婚我先提了。」没等对方反驳,她已经把自己的行李收拾好了。

离婚后沉樱没对爱情死心,还信有真感情。

1930 年代初,她遇上了梁宗岱,重新燃起了爱的盼头。梁宗岱不是普通人,是有名的教育家、翻译家,在法语教育上做了不少开创性的工作,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到现在还有人念着好。

这样有才华、有地位的男人,自然吸引了沉樱。梁宗岱也对她一见钟情,沉樱不光长得好看,才华和气质更让他动心。

两人很快爱上了,都觉得相见恨晚。为了娶沉樱,梁宗岱跑了三趟广东老家。当时何家还想拖着不肯松口,他干脆找了族里的长辈说和,最后拿出七千大洋。

一部分给何氏做日后的生活费,一部分补贴何家的家用,才算把婚约彻底解了。他跟沉樱提这事时,还带着点愧疚:「让你等这么久,委屈了。但我不想跟你结婚时,背后还拖着一段没清的关系。」

婚后日子确实过得不错。梁宗岱待她很周到,两人在学问上合得来,常凑在一起聊文学、说翻译的事。沉樱也全力支持他的事业,在背后默默忙活。没多久,他们就有了孩子。

1930 年代中期,沉樱给梁宗岱生下了大女儿,取名「思微」。这名字带着股文雅劲儿,藏着夫妻俩对孩子的满心期许。

过了几年,沉樱又添了个小女儿。两个女儿相继出生,这个小家看着就没什么缺憾了。

沉樱每天早上先给大女儿思微梳好辫子,送她去学堂,回来再给小女儿喂饭、洗衣;等两个孩子睡了,她坐在灯下帮梁宗岱整理翻译稿—— 把他手写的法语译稿逐字核对,遇到模糊的字迹,就先做上标记,等梁宗岱回来一起商量;有时梁宗岱要去学校讲课,她还会提前帮他把讲义装订好,放在公文包里。累是累点,但她觉得这就是自己盼着的日子。

梁宗岱那时候也确实是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一家子过得热热闹闹,不少人都羡慕他们。

1942 年,原本安稳的日子突然断了节奏。梁宗岱在广西老家的父亲过世了,他得回老家奔丧,还得处理父亲的后事。

这事本来就合情合理,沉樱明白丈夫的孝心,也支持他回去打理。可谁都没料到,这一趟回去,竟出了大麻烦。

在广西,梁宗岱遇上了个叫甘少苏的粤剧花旦。那时候甘少苏才 27 岁,正是女人最有韵味的年纪。她不光长得好看,身上还带着唱戏人独有的那种风情,特别吸引人。

在当地的戏曲圈子里,甘少苏也小有名气,戏唱得不错,尤其是嗓子甜,上台表演时的模样也大方得体。

梁宗岱是在广西的剧院里看的甘少苏唱戏,那天她唱的是《牡丹亭》里的「游园惊梦」。

戏唱完散场,他特意绕到后台,递了张自己的名片,开口说:「我是做文学研究的,今天看你唱戏,觉得你把杜丽娘的娇俏和心里的愁劲都演出来了,特别真。」

甘少苏接过名片,看见上面印着「梁宗岱中山大学教授」,连忙客气地回话:「我没读过多少书,要是戏里有演得不好的地方,还请教授多提点。」就这么一来二去的,两人慢慢熟络起来。

从那之后,梁宗岱老去看甘少苏唱戏,每次戏散了,还主动去后台找她聊天。甘少苏对这个有名气的教授也有好感,没隔多久,两人就走到一起了。

按说处理完父亲的后事,梁宗岱就该回家了,可他居然在广西留了下来,还跟甘少苏住到了一起。

沉樱每个月都给广西寄两封信,一封写家里的事:思微学会了背唐诗,小女儿长了新牙;另一封问他后事处理得怎么样,需不需要寄钱过去。

可梁宗岱的回信总很短,要么说「族里的事还没理顺」,要么说「还要再待些日子」,从没提过什么时候回家。

有次思微拿着画好的全家福问:「妈妈,爸爸是不是忘了我们了?」沉樱只能把孩子抱在怀里,说「爸爸忙完就回来了」。沉樱心里犯过嘀咕,但还是选择信他。

1943 年 3 月,一个晴天霹雳把沉樱的指望全砸没了 —— 梁宗岱居然在当地报纸上登了结婚启事,说自己跟甘少苏结婚了。

这对沉樱来说,简直是天大的羞辱:不光背叛了婚姻,还故意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有了新欢。那天沉樱去街角的报亭买报纸,本来是想看看有没有上海的新闻,翻到本地版时,突然看到「梁宗岱与甘少苏结婚启事」几个字。

她手里的报纸一下子掉在地上,蹲下去捡的时候,手指都在抖—— 她想起当初梁宗岱为了娶她,跑遍老家解婚约的样子,想起他抱着小女儿说「要好好过日子」的样子,怎么也没法把眼前的启事,跟那个跟她过了十年的男人联系起来。

更让沉樱气不过的是,梁宗岱登报结婚的时候,压根没考虑过她和两个女儿的感受。这不是简单的变心,是明摆着欺负人—— 他不光要扔了妻女,还要用这种方式丢她们的脸。

沉樱连夜给梁宗岱写了封信,问他为啥要这么做。信里每个字都带着火气和绝望,「宗岱,思微昨天还问我,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们了。这十年,我帮你整理译稿到深夜,你去学校讲课,我在家带两个孩子,从没让你分心过。你当初花七千大洋解婚约,说要跟我好好过日子,现在却登报娶别人—— 你有没有想过,孩子们看到报纸会怎么想?我这些年的付出,在你眼里就这么不值一提吗?」

梁宗岱收到信后,回了封冷冰冰的信。信里半点儿愧疚都没有,反倒说自己遇上了真爱,让沉樱多理解。这种厚脸皮的态度彻底惹火了沉樱,她心里明白,再抱有幻想也没用了。

面对丈夫这样绝情的背叛,沉樱拿出了让人佩服的干脆劲儿。

她没选着哭着求他,也没打算去广西跟他当面掰扯,而是做了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带着两个女儿离开这个家,往后跟梁宗岱再也不往来。

1943 年深秋的一个晚上,沉樱把两个女儿的棉衣叠好放进藤箱,又把自己的翻译稿和几本书塞进布包 —— 其中有顾随当年送她的《新青年》,还有梁宗岱早年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她没叫醒睡熟的女儿,而是把思微抱在怀里,另一只手牵着小女儿,轻轻带上门,没再回头看这个住了十年的房子。

走之前,她在桌上放了张纸条,上面就写了四个字:「永不再见」。

这四个字看着简单,却满是沉樱的硬气和不回头的心思。她懒得跟背叛自己的男人扯来扯去,更不想让两个女儿看见爸妈吵架的难看样子。

既然这个男人已经选了别人,她就绝不会再给他半点回头的机会。沉樱带着孩子离开后,直接去了台湾。

到了台湾,她重新搭起了自己的日子。一个人带两个孩子确实累,但她从没觉得当初的决定错了。

她接着做文学创作和翻译的活儿,靠自己的本事让一家三口过活。在台湾这些年,沉樱没再结过婚。不是对爱情没了盼头,而是觉得一个人过日子也挺好—— 她把心思全放在工作和养女儿上,活得踏实又有意义。

梁宗岱后来过得怎么样,沉樱从来没打听过半句。

她当初说过「永不再见」,就真的做到了。哪怕有人想撮合他们复合,沉樱也一口回绝。在她看来,一个男人能背叛一次,就可能背叛无数次,这种人不值得自己浪费时间。

沉樱在台湾的日子,刚好证明了她的选择没走偏。没靠丈夫帮忙,她凭着自己的能耐和拼劲,不光把两个女儿养大,在文学圈里也占了一席之地。

她译了不少外国文学书,也写了些能让人记住的文章。更重要的是,沉樱用自己的做法教好了两个女儿。

她跟女儿们说:「女人别光靠着男人,得有自己的事做、有自己想追求的东西。只有这样,碰到难处和坎儿的时候,才有足够的底气和胆量扛过去。」

在沉樱的影响下,两个女儿都长成了能靠自己的女人。她们没因为爸爸的背叛就对男人失去信任,但也懂了在感情里要保持清醒,不能丢了自己。这大概是沉樱给女儿们最好的礼物。

直到去世那天,沉樱都没再跟梁宗岱见一面。她守住了当年「永不再见」的承诺,用实实在在的日子证明了什么是有骨气的女人。

她这一辈子,虽然有过苦、有过难,但从没向命运低头,心里的那份体面和尊严,一直都在。

十年的感情、两个女儿的牵挂,在一个有骨气的女人面前,都抵不过她要活出自己的决心。

沉樱用自己的选择说明,女人不用靠着谁,照样能活得有模有样。那句「永不再见」,不是没指望的哭腔,而是开启新生活的宣言。

或许有人会说,沉樱太过决绝,连十年情分、两个孩子的牵绊都不肯多留余地。可细想便知,她的“永不再见” 从不是一时冲动的赌气,而是看清人心后的清醒 —— 她不愿让女儿看着母亲在背叛里苦苦哀求,更不愿让自己在 “将就” 里磨掉当年顾随教给她的 “独立风骨”。

我们这辈人或许没遇过那样荒唐的婚姻背叛,但生活里总免不了有“委屈自己换太平” 的时刻:或是在一段失衡的关系里迁就,或是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消耗。

可沉樱的故事偏偏告诉我们,女人的体面从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来的—— 是她手里能养活一家三口的笔,是她拒绝复合时的干脆,是她把两个女儿教养成独立女性的坚持。

她没活成“受害者” 的模样,反倒用 “从头再来” 的勇气证明:哪怕前路难走,守住尊严、靠自己的本事生活,就永远不算输。

信息来源:《民国女性人物传记》,中华书局出版社《梁宗岱与沉樱》,广西师范大学学报文学史料专辑《民国时期知识女性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历史系档案《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汇编》第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