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4天内给1亿人发钱到账,动员能力如此强大,想证明什么
前言
越南政府给全国老百姓发钱啦,每人10万越南盾!
当这笔钱突然涌入近亿越南民众账户,多数人以为是新型诈骗,却没想这竟是政府国庆前夕的“大红包”!
怎么还有这种好事?这笔钱背后,真的是民生关怀,还是精心算计的国家公关?
国家发钱啦
当那笔10万越南盾的款项打入账户时,市民第一反应是,这肯定是新型诈骗,然而事实很快让人惊讶,这竟是越南政府在国庆节前夕送给全国近1亿公民的“红包”。
乍一听,不少人瞪大了眼睛,越南这么有“实力”吗?但仔细一算,折合人民币每人也就27元左右,这笔钱的数额虽小,但其背后折射出的东西,可就复杂得多了。
从8月29日政府发布紧急电报,到要求9月2日前全民到账,整个行动的时限被压缩在了惊人的4天之内,这根本不是一次慢悠悠的福利派发,而是一场对国家机器动员能力的极限测试。
财政部负责紧急协调超过10万亿越南盾的资金,国家银行则要确保庞大的支付系统和现金供应万无一失,公安部、各大银行也全部卷入其中,一场涉及全国的全覆盖行动,执行效率之高,令人侧目。
民众的选择也很灵活,要么等着钱自动打入银行账户,要么就去指定地点凭身份证领现金,更时髦的是,通过政府力推的VNeID应用程序,动动手指就能线上申领,包括VietinBank、BIDV在内的18家主流银行迅速响应,确保了资金流转的畅通,这不仅是发钱,更是一次数字化治理成果的公开展演。
这场高效的“发钱秀”,无疑是在向外界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越南政府拥有强大的政策执行力和社会动员力。
软硬兼施的形象牌
如果说国庆阅兵是为了展示军事现代化的“硬肌肉”,那么这笔全民补贴,就是一次润物无声的“软公关”,一硬一软,共同构建起“国家强盛,成果共享”的宏大叙事,官方话语里,“体现党和国家的关怀”这句话,被赋予了真金白银的温度。
这套组合拳的背后,是极其审慎的财政计算,总成本约3.8亿美元,看似一笔巨款,却只占2024年政府财政支出的1.8%,这简直是“花小钱办大事”的典范,用一笔相对较小的开支,去撬动国民情感的巨大认同,营造“举国同庆”的氛围。
这种策略在地缘政治的棋盘上显得尤为精明,当邻国泰国因财政压力缩减补贴、菲律宾因台风重建取消福利时,越南此举反衬出自身经济的韧性。
在东南亚这个大国博弈的舞台上,一个内部稳定、治理高效的国家形象,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威慑力。
27块钱的经济学辩论
钱一到手,一场关于“27元效用”的全国大辩论便拉开了序幕,政府或许有刺激消费的意图,但这点钱能掀起多大波澜?一位大学生坦言,这笔钱只够他付两天摩托车的油费,简直是“杯水车薪”。
相比之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越南全年GDP增速为5.8%,远高于东南亚4.2%的平均水平。在这样向好的宏观背景下,这笔钱的经济刺激作用更像是一种象征,一次信心的展示,而非实质性的经济干预。
这场全民发钱也点燃了公共政策领域的经典辩论:“普惠式”补贴与“精准式”补贴,孰优孰劣?批评者认为,“都发等于没发”,这种“撒胡椒面”的方式,没有将有限的资源投向最需要的人,造成了资金效率的浪费。
但支持者反驳,全民普发恰恰以其公平的姿态,节省了甄别贫困身份所需的高昂行政成本,也避免了在筛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遗漏和不公,其核心价值在于政策的象征意义,而非纯粹的经济效益。
更有趣的是,越南将这种现金补贴与国家庆典绑定,而非像其他国家那样,通常是在危机(如疫情)或选举期间才出手,这本身就是一次治理模式的创新试探,用政治仪式感来包装经济政策,为发展中国家的福利治理提供了一个新样本。
价值鸿沟
这10万盾如同一种社会显影剂,让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与心态差异,清晰地浮现出来,在河内,有人计划用这笔钱买上三杯咖啡,与朋友在节日的午后分享惬意,在这里,钱是社交的媒介,是生活品质的点缀。
而在城市的另一角,一位街头摊贩盘算着,这笔钱足够买下两公斤猪肉,能让全家人在国庆日吃上一顿丰盛的大餐,在这里,钱直接关系到生存的质量,是实实在在的节日慰藉。
一杯咖啡与两公斤猪肉之间,是越南社会内部巨大的价值鸿沟,它既反映了城乡差异,也折射出阶层分化,就像过年时收到的红包,很多人看重的是那份“心意”,但也有人直面“杯水车薪”的现实。
政策的善意在落地时也面临着现实的摩擦,对于那些居住在偏远地区的民众而言,去指定地点领取现金的交通成本,很可能就抵消了补贴本身的价值,这暴露了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上的不均衡。
政府试图通过这个举动传递一个信号:“国家没有忘记你”,这种心理上的安抚或许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对于民众普遍关心的通胀、贫富差距等更深层次的问题,一份象征性的红包,显然难以满足他们对共享发展成果的更高期望。
越南的“27元红包”,无疑是一次极其高明的国家叙事建构,它用一笔极小的财政开支,在国内层面成功展示了高效的治理能力,赢得了部分民众的好感,在国际层面,则巧妙地塑造了一个经济坚韧、社会稳定的正面形象。
这笔钱是精明的政治道具,是经济辩论的催化剂,更是社会心态的反射镜,无论其实际经济效用如何,它所引发的巨大社会关注和全民讨论本身,就构成了这场“国家形象管理”活动的最大成功。
结语
越南用极低的人均成本,完成了一场覆盖内外、极其有效的沟通,这笔买卖,算盘打得实在是精。
热点资讯
- 女篮亚洲杯!杨舒予砍 12 分,王仕鹏颁 MVP 奖杯予她
- 恋火隔离乳体验怎么样创新成分为肌肤赋能
- 爱情能否承受欺骗?有多少人在欺骗中坚持走下去?
- 成交量是主升浪行情启动的必然特征,看懂即可畅游股市,赚个不停
- 74师覆灭,打扫战场少7000人吓坏粟裕,陈毅却下令:所有俘
- 黑山县污水池清理厕所抽粪专业团队服务
- 主席形象后继有人, 王仁君已接班唐国强, 和古月比你更喜欢哪
- 事件升级!因3倍薪水叛变,技术遭内鬼出卖,美国巨头窃我国技术
- 德扑跑马二次规则解析:降低波动的数学艺术
- 7月22日人社部发声后,都在好奇养老金涨了多少,算对了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