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震撼亮相,中国海洋实力藏不住了
最近,在福建福州举办了一场规模很大的博览会,叫作“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
一听这名字,可能有人会觉得有点距离感,好像是专业人士才关心的事情。
但实际上,这次展会上的很多东西,跟咱们国家的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它不像普通的车展或者商品展,摆出来的都是些平常难得一见的“大家伙”,可以说是一次集中展示咱们国家在海洋领域有多大能耐的机会。
走进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到处都能感觉到浓浓的海洋气息。
布置得很用心,广场上有蓝色的旗子飘扬,水池里还放了个大大的“福船”模型,看着就让人觉得扬帆起航,很有气势。
展馆里面更是热闹,分成了好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看点。
这次展会不像以前那样只是简单地摆个模型,而是把很多高科技成果和背后的故事都展现了出来,让普通人也能看明白,这些平时在新闻里听到的“大国重器”,到底厉害在哪里。
比如,在展馆里,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船模型,它就是“7500车LNG双燃料汽车滚装船”。
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长,我们把它拆开看。
首先,“7500车”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这艘船一次就能装下7500辆小汽车。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相当于一个超大型的移动海上立体停车场,里面有足足13层甲板,不光能装小轿车,连那种重型大卡车都能装进去。
这艘船体型巨大,长度将近200米,站在它面前,人会显得特别渺小。
那么,我们国家为什么要造这么大的船来运汽车呢?
这背后其实跟我们现在越来越强的汽车工业有直接关系。
大家都能感觉到,现在路上的国产车,特别是新能源电动车越来越多了,不仅咱们自己买,还大量出口到国外去。
以前,我们的汽车出口量没那么大,而且造这种专业运输船的技术主要掌握在少数几个国家手里,所以我们常常需要花大价钱去租别人的船来运车,很不划算,也容易受制于人。
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自己成了汽车出口大国,就必须要有自己的运输船队。
这艘“福州造”的大船,就是我们自己给自己造的“海上运输生命线”,它解决了我们汽车出海的后顾之忧,意味着我们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上,从生产到运输,都掌握了主动权。
再看它名字里的“LNG双燃料”,这就更有讲究了。
LNG就是液化天然气,这种燃料比传统的船用燃油要干净得多,能大大减少空气污染。
现在全世界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国际港口对船舶的排放标准都有严格规定。
我们的船用了这种清洁能源技术,就相当于拿到了一张全球通行的“绿色护照”,去哪里都受欢迎。
这说明我们的造船技术不光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更是在追求“好不好”、“环不环保”的高水平发展。
看完了运东西的大船,再来看看用于科学考察的装备。
展会上还有一个叫“探索二号”的船模,它也是“福州造”。
这艘船可能没有那些能下潜到万米深海的潜水器名气大,但它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如果说像“奋斗者”号那样的载人潜水器是深入前线的勇士,那“探索二号”就是它的大本营和总后勤部。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要把一个潜水器精准地放到几千甚至上万米深的海底去工作,这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海底下面漆黑一片,压力大到能把钢板压扁,通信也极其困难。
“探索二号”这艘母船,就是要解决所有这些难题。
它能利用先进的设备给海底做“B超”,找到最安全、最有研究价值的下潜地点;在潜水器下潜和返回的过程中,它要像放风筝一样,时刻保持联系,确保潜航员的安全;等潜水器完成任务浮上水面,它还要稳稳地把它回收上来。
可以说,没有“探索二号”这样的保障母船,再先进的潜水器也只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这艘船本身就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海上移动实验室,能载着几十位科学家,在大海上连续工作很长时间,为我们国家探索深海奥秘、寻找海底资源提供了强大的平台支撑。
除了这些在水上跑的,这次展会还有一个特别震撼的展区,就是海上风电。
很多人可能在电视上见过,海面上立着一排排巨大的白色“风车”,那就是海上风力发电机。
这次展会上,就展示了目前全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技术成果。
这个“16兆瓦”有多厉害呢?
我们用老百姓能听懂的话来说,这个大家伙的每一个叶片都有一百多米长,转动起来覆盖的面积比七个足球场还大。
它在风力足够的情况下,每转动一圈,就能发三十多度电,够一个普通家庭用上好几天。
算下来,这样一台风机一年发的电,能满足三万六千户普通家庭一整年的用电需求。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风机建到海上去呢?
因为海上的风比陆地上更强、更稳定,而且不占用宝贵的土地。
像福建沿海的台湾海峡,就是世界闻名的“风口”,风力资源特别好,不用就太浪费了。
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发出来的都是清洁的绿色电能,可以大大减少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对改善我们的空气质量、实现国家提出的“碳中和”目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过去,这项技术我们也主要是跟在别人后面学,但现在,我们不仅能自己造,而且造出了全世界最大、最先进的,这不能不让人感到自豪。
它吹来的不仅仅是电,更是我们国家能源结构转型、走向绿色发展的未来希望。
当然,展会上还有很多其他有意思的东西,比如既能在天上飞、也能在水里游的无人机,还有各种各样的深海养殖平台模型等等。
整个逛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国家在海洋领域的进步是全方位的,从运输、科考到能源开发,每一个领域都在朝着更深、更远、更绿色的方向发展。
这些看似遥远的“大国重器”,其实正在一点一滴地改变着我们的国家面貌和生活质量,它们是我们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最直观体现。
热点资讯
- 深渊蠕影VS腐木囚笼:龙与地下城古拉德与树魔的生态博弈,爱了
- 骨子里透着优雅的五十岁女性,其装扮一瞥便显露出尊贵气质,一睹
- 五款欧米茄腕表,从商务到潜水,总有一款让你心动
- [小炮APP]竞彩情报:大分三神近10场比赛仅丢9球
- 贾静雯带三个女儿度假。贾静雯于7月17日在社交平台发布母女四
- 冯绍峰:从爆红到低调,娱乐圈生存哲学探析
- 235期李白石排列三预测奖号:15注单注参考
- 高尔夫:23款R-Line Lite,准新小钢炮,8。6秒加
- 《好莱坞往事》计划拍续集 大卫·芬奇执导
- 中方这次赢得狠彻底?8月1日,美国“退群”传来最新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