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和平协议敲定,美国总统特朗普牵头停火行动引全球关注
10月13日,埃及沙姆沙伊赫。加沙和平协议在会上敲定,由美国总统特朗普牵头,埃及、卡塔尔和一些欧洲国家撑场。接着一周,美国几项全国民调里,特朗普的支持率往上走了一点。时间线很清楚,协议先宣布,民调后变化。因为这个,外界开始把两件事放在一起看。我们就从这儿说起。
先看数字。Morning Consult在10月10日至12日的最新调查里,特朗普净支持率到+8。和10月3日至5日相比,涨了3个点。这不算大跳,但足够被注意到。同样的时间段,媒体曝光也在增加。这类“跟着新闻走”的波动很常见。
再说拉斯穆森。它的每日跟踪显示,净评分从10月8日的-10,回升到最近的-7。幅度不大,方向向上。因为这个,多数评论把它当作“轻微改善”。RMG Research给出的净支持率稳定在+3。但它主要覆盖10月1日至9日,没完全接住协议后的反馈。
《新闻周刊》也在追踪。它记录了2025年4月1日至10月14日的Approve和Disapprove,最近净支持率从10月4日的-8,挪到了-7。变化不惊艳,但和前面几家是一致的。接着看公众对协议本身的态度。YouGov在10月9日的民调显示,54%的美国人支持这份协议,34%认为特朗普在谈判中起了重要作用。
说回协议内容。特朗普提出的20点和平提案已进入第一阶段。2023年10月7日爆发的以色列与哈马斯冲突,目前暂停。按照第一阶段,双方停火。加沙的幸存以色列人质要全部释放。相互还要释放近2000名巴勒斯坦被拘留者。这些都是写进文本的硬条款。
各方态度有差别。特朗普把它称作中东“和平新时代的曙光”。埃及、卡塔尔出力不少。欧洲多国给了谨慎认可,强调这是关键但脆弱的一步。因为这个,美国国内的镜头聚焦到了“谁能把人带出来、把枪放下”。在电视里,牵头的那个人更容易拿到“能办事”的印象分。
但要提醒一句,民调上行不等于因果确定。协议宣布在前,态度改善在后,这叫时间上对得上。有没有直接关系,还要看更长的跟踪。同样,不同机构方法不一样,样本也不一样。结果就会有差别。懂行的人都知道,这些数字只能说明“短期风向”。
现场执行不轻松。加沙部分区域还出现暴力事件。有消息称,以色列在北部边境附近开枪,造成数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哈马斯武装人员被目击在加沙部分飞地重新部署。因为这个,外界对停火能不能长久,心里没底。援助机构也在喊话:电力、食物、清洁水源都不够。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说,人质遗体回收和援助协调是“巨大挑战”。这些都是具体难关。再说更深一层的事:哈马斯的武器怎么处理。加沙谁来管、怎么管。边界怎么守、谁来执法。这些问题还在桌上。没有一个是当天就能解决的。
按照协定,以色列、巴勒斯坦方面和国际社会要持续合作。加沙的重建要提速,援助得安全进场、准确发放。同样重要的是监督。把“放人、停火、援助”的节奏拧在一起,少出岔子。因为这个,现场协调会越来越多。钱、人、物都要跟上。
从特朗普的角度,这波外交动作,强化了他“会谈、会拉人、会促成”的形象。对选民来说,能看见人被放出来,就是实打实的事。支持率的回升,可能巩固他在2026年关键中期选举前的地位。也可能让他在外交政策上更有底气。但后续变数不少,不能只看一周的数据。
同样,反对者也在观察。他们盯的是细节:停火有没有被破坏。被拘留者释放有没有拖延。援助车队能不能进到最需要的地方。如果这些环节出问题,民意会很快反弹。短期的“加分”就会被吞掉。这就是现实中的掰手腕,不靠嘴上说,靠落实。
美国国内的讨论也在继续。国会要看条款、看成本、看盟友出多少力。媒体要看现场、看人质名单、看边境传来的消息。因为这个,民调会跟新闻一起跳。要稳定,就要让每天的更新更“正常”,少“惊吓”。
傍晚的加沙南部,一排临时帐篷边,一名年轻志愿者把一箱净水放到地上,抬头看了一眼灰白的天,又低头清点名单。他手机里弹出一条停火执行更新,声音很轻,却让旁边的人都停了一下手。下一周,这条停火和特朗普的民调,能不能继续稳住并往上走?
热点资讯
- 中国女篮战日本:高个组合能否克服三分火力?亚洲杯首战悬念拉满
- 天蝎座事业高峰将至,遇见贵人助力一飞冲天
- 1985年,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立遗嘱:不进八宝山,中央:同
- 挑衅中国的菲律宾防长,真实身份曝光,竟有两本护照!
- 南昌物料称重模块
- 墨脱电站开工,雅江建起大坝,巴铁内心有了底,印度也会老实很多
- 从王朔到骆宗诗:中国跆拳道首冠的破冰之路与传承
- 2026 养老金还涨吗?人社部释放 3 大信号,这类人能多领
- 资源堆砌的“星二代”,凭什么霸占娱乐圈?
- OpenAI首次透露上市计划,估值3000亿美元引发投资者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