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运临界点:家电溃败后汽车业也失灵,巨人衰落之际,或将掀桌?
聊起日本制造,脑子里是不是立马蹦出“耐用”、“黑科技”这些词儿?丰田、本田、索尼、松下……嘿,打住。那都是老黄历了。就在我们还回味着日本家电带给我们童年震撼时,他们手里攥着的最后一张王牌,好像也要打没了。
曾几何时,谁家要是能搬回一台索尼特丽珑显像管电视,那绝对是整条街最靓的仔,邻里街坊都得过来开开眼。那时候的松下、东芝,就是品质的代名词,去日本旅游,不背个电饭煲、马桶盖回来,都感觉这趟白跑了。可你看看现在,你家的电视是TCL还是海信?空调是格力还是美的?日本家电,除了在某些专业领域还保留着一点“匠人精神”的体面,在大众市场,早就被我们的国产品牌打得找不着北了。
这事儿,可不是简单的“国产性价比高”就能解释的。日本家电的溃败,更像是一场温水煮青蛙的悲剧。90年代初泡沫经济一破裂,整个日本社会都得了一种叫“不敢冒险”的病。企业们宁愿把钱存在银行里发霉,也不敢投资新生产线,搞技术研发。他们就像一个守着祖上金矿的地主,眼睁睁看着别人开着挖掘机满世界刨金子,自己却还在用小锄头小心翼翼地敲敲打打,生怕把祖宗的基业给弄塌了。结果呢?我们这边靠着巨大的市场和资本,直接弯道超车,把成本和规模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人家那套“精益求精”,在我们的“量大管饱”面前,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这剧本,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当年把日本半导体从世界之巅拉下马的,也是差不多的套路,只不过导演换成了美国人。八十年代的日本半导体,那叫一个威风,直接把美国同行摁在地上摩擦。那时候,全球的内存芯片市场,日本企业几乎一手遮天。结果美国不干了,直接挥舞起贸易大棒,一边加征高额关税,一边扶持韩国三星、我们台湾的台积电,硬生生把日本的半导体产业链给肢解了。日本被迫从牌桌上的主角,变成了给人家提供上游原材料和设备的“服务生”。
好了,现在轮到汽车了。如果说家电是日本的“面子”,汽车产业那可是实打实的“里子”,是整个国家经济的顶梁柱。即便到今天,日本的汽车出口量依然是全球第一。但是,你品,你细品,这个“第一”的味道是不是有点不对劲?它充满了燃油发动机的轰鸣声,却听不到一丝电流的嘶鸣。
在新能源汽车这个新赛道上,日本人集体犯了迷糊。当特斯拉像一条鲶鱼搅动全球市场,当比亚迪在国内杀得传统油车丢盔卸甲的时候,丰田和本田在干嘛?他们还在抱着自己的混合动力技术沾沾自喜,觉得这才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在上海车展上,国产新能源车展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而那些传统的日本汽车品牌,门可罗雀得让人心疼。这不是傲慢,这是一种深深的“路径依赖”,就像一个武林高手,把一套剑法练到了极致,却发现江湖上已经开始拼枪了。他的剑再快,也快不过子弹。
继家电之后,汽车产业的全线溃败,已经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这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的问题,这是对日本整个国家“国运”的致命一击。当最后一张王牌也开始失灵的时候,危险系数就开始急剧上升了。
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粮食、能源都不能自给,安全感极度缺失。这种骨子里的危机感,造就了日本人那种表面谦恭、内里坚韧甚至偏执的性格。顺风顺水的时候,他们是彬彬有礼的合作伙伴;一旦被逼到墙角,为了生存,他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历史已经不止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现在,这个曾经的经济巨人,正被一点点地放干血液,经济衰退,社会停滞,国际影响力下滑。一个曾经阔过的赌徒,当他口袋里只剩下最后几个钢镚儿的时候,你猜他会做什么?是认怂离场,还是会把心一横,压上全部,赌一把大的?日益衰弱的日本,正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一个曾经的巨人,在慢慢滑落的时候,他会甘心就这么下去,还是会奋力一搏,哪怕把整个牌桌都掀了?这事儿,我们可得睁大眼睛,好好看着。
热点资讯
- 中国女篮战日本:高个组合能否克服三分火力?亚洲杯首战悬念拉满
- 天蝎座事业高峰将至,遇见贵人助力一飞冲天
- 1985年,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立遗嘱:不进八宝山,中央:同
- 挑衅中国的菲律宾防长,真实身份曝光,竟有两本护照!
- 南昌物料称重模块
- 墨脱电站开工,雅江建起大坝,巴铁内心有了底,印度也会老实很多
- 从王朔到骆宗诗:中国跆拳道首冠的破冰之路与传承
- 2026 养老金还涨吗?人社部释放 3 大信号,这类人能多领
- 资源堆砌的“星二代”,凭什么霸占娱乐圈?
- OpenAI首次透露上市计划,估值3000亿美元引发投资者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