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一天之内,32 国联合声讨,伊朗摸到以色列软肋

点击次数:160 发布日期:2025-07-28

7月16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特拉维夫法院出席腐败案听证会时,因军方紧急汇报叙利亚空袭行动被迫离场。

讽刺的是,这场被他用作转移国内焦点的空袭,竟在24小时内引爆三重绞杀——执政联盟崩盘、防空神话破灭、全球制裁高墙筑起。

第一重暴击:政治联盟一夜崩塌

内塔尼亚胡的执政根基被连根拔起。 7月14日,极端正统派政党圣经犹太教联盟党(UTJ)宣布退出执政联盟;

仅三天后,手握11个议席的沙斯党紧随其后,以“政府背叛犹太教核心价值”为由切割关系。

两大政党撤退后,执政联盟席位从68席暴跌至50席,首次跌破议会61席的过半数门槛。

导火索是兵役豁免权争议。 以色列最高法院去年裁定,长期免服兵役的极端正统派哈瑞迪人必须入伍。

当内塔尼亚胡默许军方发出5.4万份征兵通知后,哈瑞迪政党彻底翻脸。

更致命的是,首批哈瑞迪新兵进入加沙后遭遇重创,加深了宗教群体对政府的怨恨。

此刻的内塔尼亚胡如同站在刀尖:若向极右翼妥协继续战争,将激化国内分裂;若与中左翼谈判停火,则会被剩余盟友抛弃。

而他的腐败案已进入关键质证阶段,若失去总理豁免权,最高面临13年监禁。

第二重暴击:伊朗破解以色列“铁穹神话”

以色列引以为傲的防空网正被撕开裂口。

美国智库“犹太美国国家安全研究所”复盘伊以12日冲突发现:伊朗导弹和无人机突破以军防线的概率,从初期不足10%飙升到后期的37%,整整翻了近3倍。

伊朗靠三招打穿以色列命门:第一,多点开花。 导弹从伊拉克、叙利亚、也门等七个方向同时发射,迫使以军防空系统分散拦截资源。

第二,节奏迷惑。 用“先无人机群消耗、再导弹精准突袭”的组合拳,瘫痪以军指挥中枢。 第三,长距狙杀。

集中使用射程更远的“霍拉姆沙赫尔”导弹,在以色列防空圈外发动致命打击。

更令以色列胆寒的是,伊朗已将这套战术手册交给“抵抗之弧”盟友。

胡塞武装近期用导弹+无人艇协同战术,在红海击沉两艘运往以色列的货轮;真主党则用火箭弹雨覆盖以色列北部,迫使以军多线作战。

第三重暴击:32国筑起全球制裁高墙

7月16日,哥伦比亚波哥大。 由南非、哥伦比亚牵头的“海牙集团”首次部长级会议落下帷幕,32国代表签署了史上最强硬的对以制裁计划:

法律绞索:强制执行国际刑事法院对内塔尼亚胡的战争罪逮捕令,任何签约国均可实施抓捕;

武器断供:禁止向以色列运输军火,封锁相关船只靠港。 以色列唯一红海港口埃拉特港因此永久关闭,军需运输周期被迫延长两周;

经济抽血:审查所有公共合同,斩断与以色列占领行为相关的资金链。欧盟虽未全员加入,但已启动对以色列定居点商品进口禁令的讨论;

外交围猎:阿尔及利亚、巴西、西班牙、印尼、卡塔尔等国集体发声,要求联合国限期结束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领土的非法占领。

这场全球南方主导的“法律革命”,让以色列尝到被国际社会孤立的滋味。

而被美国制裁的联合国人权专员阿尔巴内塞更在会上痛斥:“欧盟对以色列的纵容,本质是殖民心态的延续! ”

内塔尼亚胡的绝境求生术正在失效。

为转移国内对其腐败案的追责,他今年已发动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6月空袭伊朗核设施、7月初轰炸叙利亚总统府、7月中旬介入叙南部武装冲突。

但战争红利正变成毒药。 加沙战场消耗导致以军伤亡激增,民众对哈瑞迪人免服役的愤怒达沸点;

多线作战拖垮经济,胡塞武装对红海商船的袭击已让以色列通胀率突破3.3%的警戒线,房价三个月暴跌0.6%。

更荒诞的是,曾被内塔尼亚胡当作护身符的极右翼势力,如今反成枷锁。

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威胁:“敢停战就推翻政府!”迫使总理硬着头皮扩大战火。

此刻的特拉维夫街头,数千民众举着“74%支持停火”的标语高呼口号。

而总理府内,内塔尼亚胡正盯着沙斯党退出后仅剩50席的议会版图——以色列建国77年来,从未有少数派总理能做完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