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新闻动态 >

默克尔卸任后欧洲陷入混乱,如今西班牙成新希望,欧洲军备竞赛背后,一场关于中国市场的争夺战正在上演

点击次数:148 发布日期:2025-11-24

“如果欧洲继续军事化,到2035年我们将成为武装到牙齿的大陆! ”2025年11月,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接受《国家报》采访时,直接批评欧盟酝酿的八千亿欧元再武装计划。

这番话的背景,是特朗普要求北约成员国将军费开支提升至GDP的5%,而桑切斯明确表态:“不会让西班牙卷入非理性军备竞赛。 ” 这种立场与当年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如出一辙——面对美国压力,她曾无视特朗普从德国撤军的威胁,坚持通过外交与合作维护欧洲利益。

一、桑切斯的“默克尔式”外交:用访华代替军备

桑切斯的对华策略成为其抵抗美国压力的核心手段。 2025年4月,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访华,两国签署《2025-2028年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明确将中国视为“欧盟的重要合作伙伴”。 文件删除了此前“建立更平衡关系”的措辞,转而强调“共同推进雄心勃勃的双边议程”。

这一转变被外媒称为“西班牙的外交革命”——其新外交战略与欧盟的“去风险化”立场划清界限,直接定位为“亲华路线”。

经济数据支撑了这一选择:截至2024年,中西贸易额达501亿美元,中国稳居西班牙在非欧盟国家中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宁德时代、奇瑞等中企在西班牙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让西班牙成为欧盟绿色转型的桥头堡。

桑切斯在访华时直言:“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这与默克尔时代德国依靠对华合作成为欧洲经济引擎的逻辑一脉相承。

二、默克尔的遗产:为何欧洲怀念“铁娘子”?

默克尔执政的16年间,德国通过务实外交与中俄同时保持合作,让欧洲享受了廉价俄罗斯能源与对华贸易红利的双重福利。 她擅长平衡大国关系:在乌克兰危机中既与俄罗斯对话,又与美国协调;在经济上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对接,使德国成为欧盟的稳定核心。

但默克尔卸任后,俄乌冲突爆发,德国对美态度转为“低三下四”。 欧盟被迫追随美国对俄制裁,导致能源成本飙升,而军备竞赛进一步挤压民生支出。 例如,法国为满足军费要求将30所小学改为弹药库,德国削减760亿欧元新能源补贴转向军工。 这种困境印证了桑切斯的警告:欧洲正被“战略绑架”。

三、欧洲的绝望现实:军备竞赛掏空家底

欧盟的军事野心面临残酷现实。 截至2025年,欧洲对乌克兰的620亿欧元援助已耗尽多国武器库存,178种异构武器系统暴露协同短板。 捷克组织的跨国弹药采购中,部分中间商佣金比乌克兰本土采购高出4倍,且弹药质量参差不齐。

更严峻的是,俄罗斯军工已全面转入战时轨道,而欧洲建立自主生产体系需十年之久。

特朗普的“5%军费目标”加剧了矛盾:德国若达标,军费需从700亿欧元飙升至2000亿,但美国自己却拒绝履行这一标准。西班牙直接批评该计划“不可能实现”,波兰和荷兰虽表面附和,私下却担忧经济不堪重负。

四、西班牙的破局之道:外交理性VS恐惧政治

桑切斯的解决方案是回归默克尔式的“非阵营化”道路。 他拒绝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转而强化与中国在电动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 这与默克尔应对特朗普的方法相似:当美国威胁撤军时,她坚持“不会增加军费”,转而通过经济外交维护欧洲自主。

西班牙的实践已初见成效。 在欧盟为军费争吵时,西班牙通过与中国共建“地缘政治桥梁”,吸引了新能源产业投资,并推动欧盟重新评估对华政策。 桑切斯称:“欧洲要想保住竞争力,就不能与中国割裂。 ”

欧洲最后的“理性声音”

当德国、法国在“去风险”口号下摇摆时,西班牙成为欧盟中少有的对华合作倡导者。 有媒体评价,桑切斯像默克尔一样,“用经济影响力代替武力威慑”,为欧洲提供了摆脱军备竞赛的替代方案。 而他的底气,正来自那句直指要害的断言:“外交,而不是恐惧,才能解决安全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