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新闻动态 >

日本签证政策巨变!2027年起,社保缴费记录将与在留资格挂钩,欠费者悬了

点击次数:167 发布日期:2025-11-23

这世界最魔幻的事,莫过于你开个自助餐厅,写着“付费进场,自觉取餐”,结果一堆人直接翻窗进来,吃饱喝足,抹抹嘴,还顺手打包俩螃蟹,临走时对着账单两手一摊:没钱。

更魔幻的是,作为餐厅老板,你不仅不能把他们怎么样,还得从自己口袋里掏钱,补贴因为他们吃霸王餐而造成的亏损。

你觉得这剧本荒唐?欢迎来到日本。

过去,日本社会像一个巨大的、基于“性善论”搭建起来的精密仪器。

它的运转逻辑是:我默认你是好人,你也别把我当傻子。

这套系统在内部运转了几十年,问题不大。

但当“玩家”范围扩大,总有人会发现,这台仪器的“防盗系统”约等于零。

于是,薅羊毛开始了。而且,一薅就是动摇国本的级别。

第一个被薅秃的,是日本的社保体系。说白了,就是养老金和医保。

在日本,这玩意儿跟咱们的社保类似,是个强制性的会员俱乐部。

只要你在这儿长待(超过三个月),就得入会交费。

交了费,你看病能报销70%,老了有养老金拿。

听起来很公平,对吧?

问题就出在“强制”这两个字上。

日本的“强制”,更像是一种“君子协定”,主要靠自觉。

它假设每个社会成员都是负责任的成年人,会主动履行义务。

结果呢?现实给了它一记响亮的耳光。

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扒下来一看,脸都绿了。

上一年度,外国人的国民年金(养老金)最终缴纳率,猜猜多少?

49.7%。

没错,一半的人,压根就没交。

另一项针对150个地方政府的调查更具体,到2023年底,外国人的国民健康保险缴纳率也只有63%。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有将近一半的“俱乐部会员”,享受着随时可能打折看病的权利,却从不缴纳会费。

他们把保险单当成一张可以忽略不计的废纸,把催缴信当成东京街头的广告传单。

每年,这个缺口滚雪球一样,滚成了1400亿日元。

1400亿日元是什么概念?

它足够修建一条全新的新干线线路,或者给几百万日本家庭发一笔可观的补贴。

现在,这笔钱,人间蒸发了。

变成了一个日益扩大的财政黑洞。

日本政府终于意识到,跟一部分信奉“我凭本事占的便宜,为什么要还”的人讲“自觉”,无异于对牛弹琴。

信任这东西,一旦被打破,重建的成本高到离谱。

所以,不陪你玩了。

掀桌子的计划已经摆上台面:从2027年6月开始,厚生劳动省要跟入管局(日本的移民局)并网。

你交没交保险?

交没交养老金?

这不再是你和催收公司之间的小游戏,而是决定你签证生死的“政审”环节。

在留资格更新?

变更?

对不起,先把欠费单结一下。

催你好几次你还当耳旁风?

那你的日本故事,可以准备打包写大结局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还有更狠的。

为了防止有人卡着BUG,在日本享受完一套昂贵的医疗服务,然后欠着费就跑路回国,等风头过了再回来。

日本政府推出了一个“新手村”补丁:从2024年4月起,授权地方政府,可以在你刚落地、去办“住民票”(相当于我们的户口本)的时候,就让你“预缴”一段时间的保险费。

这招叫什么?

釜底抽薪。

先交钱,后办事。

把“先上车后买票”的口子,直接从源头上焊死。

这不仅仅是针对外国人,连那些常年在海外、偶尔回国的日本人也一体适用。

公平,太公平了。

可以说,对于那些抱着“拖一拖就过去了”侥幸心理的人来说,这套组合拳下来,游戏规则彻底变了。

那张你以为无所谓的账单,现在成了悬在你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如果说欠缴保费是让日本财政得了“慢性病”,那另一个问题,就是让社会矛盾瞬间激化的“急性病”——医疗费逃单。

东京,全球最繁华的都市之一。

它的公立医院系统,每年都要上演一出“我为你治病,你让我破产”的魔幻现实剧。

最新数据,仅2024年度,东京都立医院系统确认收不回来的医疗费,高达1亿7155万日元。

这比前一年还多。

这些钱,都是谁欠的?

《产经新闻》说得很直白,两大“主力军”:一类是没买保险的短期访日游客;另一类是签证过期、处于“黑户”状态的非法滞留者。

日本医疗有个基于人道主义的“圣母”规定:急诊室不得拒收任何病人。

先救人,后谈钱。

这本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温度体现。

但它同样成了一个巨大的制度漏洞。

对于那些压根就没打算付钱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天赐的福利。

阑尾炎?

车祸?

心脏病?

没关系,推进手术室,享受日本顶级的医疗服务。

等账单出来,人早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了。

由于这些人没有日本医保,账单是100%自费的。

一动手术,几十万上百万日元的账单轻轻松松。

他们跑了,医院就得自己扛下这笔烂账。

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不是慈善机构。

它也要发工资,也要买设备,也要生存。

长期这么失血,谁都受不了。

于是,更魔幻的操作来了。

东京都政府为了“安抚”这些受伤的医院,早在1994年就设立了一个“冤大头”基金。

医院收不回来的外国人的医疗费,可以向政府申请补助,每年最高200万日元。

你品,你细品这个逻辑:外国人A在日本看病不给钱跑了,医院B亏了钱,然后日本政府C用纳税人D的钱,去补偿医院B。

等于说,日本老百姓辛辛苦苦交的税,最后变成了为全世界“逃单者”买单的基金。

这事儿一曝光,日本社会直接炸了。

凭什么?

凭什么我们的钱要用来填这种无底洞?

那个“人命无国界”的漂亮口号,和“税金使用要透明”的现实利益,狠狠地撞在了一起。

要求“强制短期访日游客购买医疗保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其他国家早就这么干了,为什么日本反应这么慢?

因为日本一直沉浸在“高素质社会”的自我幻想里,总觉得大家都是体面人。

但现实是,总有不体面的人,会把你的体面,按在地上摩擦。

一个清晰的趋势已经无法逆转:“收紧”和“严管”,将是未来唯一的答案。

少数人的失信,正在摧毁整个群体的信用基础。

最终的结果就是,政府不再区分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直接用最严厉的规则,把所有人都管起来。

那把监管的重锤,看起来是砸向了那些“老赖”,但最终,会落在每一个在日外国人的头上。

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应该懂得权利和义务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你在享受他国提供的便利和福利时,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是最基本的契约精神。

别再观望了,也别再心存侥幸了。

赶紧翻翻你的抽屉,看看有没有那张被遗忘的保险缴费单。

不要等到去入管局续签,工作人员面无表情地拒收你材料的那一刻,才追悔莫及。

到那时候,就真的晚了。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