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新闻动态 >

193师、199师,谁是红一师的沿革和传人?哪个才是真正的红

点击次数:87 发布日期:2025-10-10

说到193师和199师,大家伙都知道,这事可真是军史里的一桩老悬案。

谁才是红一师的正宗传人?

谁才是那根老红军的正骨血脉?

有些人一拍脑门就说,199师威风八面,开国大典还扛着牌子走在队列前头,理应是红一师的后代。

也有人摇头晃脑,觉得193师才是正经的红一师脉络。

这事儿其实跟老家的家谱一样,得一条一条地捋,不能光看表面,咱得说清楚讲明白。

红一师最早的来历,那得追到1933年,江西藤田镇整编。

那年头,红一方面军咬着牙过日子,藤田整编一搞,整个队伍的排头兵都重新洗牌。

师部由红22军军部改出来,下头三个团,也都是秋收起义那伙子兵丁一路熬出来。

罗炳辉当时一脸认真,师长这帽子戴得沉甸甸的。

红一团的根子在三湾改编那阵,都是井冈山的老伙计,杨得志后来当了团长,说话底气特别足,谁说不是呢?

红二团的班底也是秋收起义的老兵,有李聚奎领着,队伍里头不少硬骨头。

红三团的来路就更有意思了,黄永胜和邓华当政委,一路从井冈山杀出来,改编了好几回,最后还是归到红一师旗下。

这些年头过去,队伍里风风雨雨,谁都没闲着。

红一师经历了长征,到了甘肃俄界,队伍又被整编。

红一方面军改成陕甘支队,红一军团也变成了陕甘支队第一纵队。

红一师底下的三个大队,分别是原来的红一团、红二团、红三团。

那阵刘亚楼在师长的位置上,一脸苦笑,心里估摸着,队伍能不能再整出个新花样。

杨得志、肖华、邓华,这几个人都在一大队、二大队、三大队里忙活着。

只是没过多久,红三团建制就撤了,人员还得归到其他大队去。

这场面,像是家里拆旧房盖新楼,老瓦片还得用在新房顶上,不能白白浪费。

到了陕北,下寺湾会议上又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队伍重新分配,红一师的牌子也一度消失。

后来又恢复,这一来一去,队伍里的老兵都搞糊涂了。

师长陈赓、政委杨成武,副师长杨得志,政治部主任谭政,都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红一团、红三团、红十三团,名头一个比一个长,队伍也跟着变来变去。

抗战爆发,红军三大主力全体变成了八路军。

红一师直接成了八路军115师独立团,这一下队伍牌子又换了。

杨成武当了团长,黄永胜副团长,熊伯涛参谋长,罗元发政训处主任,这阵营一看就知道是硬茬子。

独立团底下三个营,还是红一团、红十三团、红三团拆分出来的。

第一营是原红一团,第二营是红十三团,第三营是红三团。

队伍一扩编,人数从一千七八百人噌噌地变成了七千多人。

八路军总部一看这架势,干脆给独立团升格成了独立第一师。

杨成武当师长,邓华当政委,熊伯涛继续当参谋长,队伍底下还分了三个团,特务营、骑兵连、通信连、炮兵连、工兵连,像是把家底全都翻出来了。

平型关一仗打下来,独立第一师又成了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

杨成武继续当司令员,邓华政委,熊伯涛参谋长,罗元发当政治部主任。

后来邓华带着第三团一部分人,组了个冀东挺进支队,还分出去一些红军连。

这下子,队伍里的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心里嘀咕:“咱从哪儿来,要去哪儿?”老兵心里都拎着一根弦,怕散了队伍,断了血脉。

过了几年,冀东挺进支队又和宋时轮的雁北支队合编成了八路军第四纵队。

第四纵队里头第11支队和第12支队,分别由邓华和宋时轮兼任司令员。

这个时候,队伍像是菜园子里分出来的两块地,各自种着自己的菜,谁也不知道秋后到底归谁收。

第11支队底下有31、32、33大队,后来合并成了冀热察挺进军第六团、第七团。

再往后,晋察冀第五军分区成立,邓华做司令员,李天焕做政委。

冀热察挺进军第六团、北岳第三军分区第二十六团归到第五军分区,指挥机关还是邓华支队那帮人。

后来第五军分区撤了,第六团又回到第一军分区。

第七团也给了新建的第十一军分区。

算来算去,从一开始带出去的红军连,最后也就剩下两三个回了原处,其余的都分到别的地方去了。

队伍跟老家分家似的,闹腾一阵子,最后还是跟着老娘过日子。

193师的根子就这么一路传下来。

晋察冀第一军分区一直没怎么变过,外调的兵也不多。

1944年晋察冀军区整编,第一军分区划归冀察军区,1945年整编成冀察纵队第6旅,1946年又变成第二纵队第4旅,转来转去,1949年定型成第19兵团第65军第193师。

师长郑三生,政委史进前。

队伍里头老兵都说,咱193师就是红一师的亲骨肉。

反观199师那头,是1938年邓华带出去的那两红军连在第七团,从此归到第十一军分区。

一路整编下来,变成冀察纵队第7旅,再到第二纵队第5旅,最后成了第19兵团第67军第199师。

师长李水清,政委李布德。

队伍里头伤筋动骨,但血脉说起来还得往回追。

这俩师之间的传承,像是村里俩大家族,谁都说自己是根正苗红。

早些年,大家伙讲革命传统,193师说自己是抗战时诞生的,前身是晋察冀第一分区。

199师更有劲,还以红一师的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阅兵。

1950年代资料一丢,档案也找不到,军史界一度都觉得199师才是红一师的后代。

到了1978年,邓华将军亲自跑到河北北部的“红一师”,翻档案、查资料,跟干部们拍着桌子说:“我当年就是红三团政委,红一师的老班底都在这,独立团、独立师、晋察冀分区,咱一直没断。”这话一出,大家伙心头都亮堂了。

红一师的师部就是193师的师部,血脉也一直没断。

原来那两红军连,跑了一圈子,最后还是回了老主人。

回头看这段历史,红一师的传承就像家里的老树,主干一直没断,分出去的枝丫,最后又归了根。

谁说队伍的血脉能随便乱认?

传承的荣耀就在这条线里头,几十年风雨,英雄们的心思和汗水都流在这血脉里。

红一师说白了,就是193师的亲骨肉,199师那边也有点瓜葛,但主干还得认准了。

正史传承不是谁嘴上说了算,得靠档案、靠老兵们一条条捋出来。

这段军史,像是村里老奶奶讲家族故事,拐个弯还得问问谁家大儿子娶了二丫头。

红一师的牌子,最终还是挂在了193师头上。

榆木疙瘩,咱不能认错根,那才是对得起老红军,对得起那些年血雨腥风的岁月。

此文章主要是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假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一定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