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新闻动态 >

曾国藩驭人术:想赢得他人支持,自己要主动去做一件笼络人心的事

点击次数:54 发布日期:2025-08-31

阅读提示:《曾国藩驭人实战:人人都有弱点》是一个系列,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详细讲解曾国藩如何与人交往,获得对方帮助的过程。曾国藩的这些方法,简单易学,至今实用。建议从第一章看起。

曾国藩的驭人之道分为两部分,第二次出山前和第二次出山后,他真正找到驭人技巧的是第二次出山后。

第二次出山后,曾国藩与人交往时,变得更加圆润、谦和。随着曾国藩的改变,帮助他的人也更多了。

曾国藩到底做对什么了?

一、曾国藩的反思。

前面我们提到,曾国藩为了获得地方实权,不惜冒着危险,借助父亲去世的机会,伸手向咸丰皇帝要官要权。

这本来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曾国藩在前线浴血奋战,咸丰皇帝自然要给予他大力支持才对。

一向谨慎的曾国藩,并不是不知道这犯了官场大忌。在官场上,领导可以赏给你权柄,但你绝对不能伸手索要。

曾国藩之所以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是因为他过于心急。

如果手中无权,曾国藩就无法整合更多的资源与太平军作战,不仅在筹集粮饷上会受到限制,在招募兵勇上,也会受到阻碍。

曾国藩希望获得权柄,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大清王朝。

可是,咸丰皇帝不是一个有韬略、有气度的领导,他认为曾国藩是在威胁他。

一个大臣,怎么敢威胁皇帝?自古以来,敢于威胁皇帝的人,都是手中握有重兵的人。咸丰皇帝对曾国藩不得不警惕起来,怎会给予他权柄呢?

咸丰皇帝一怒之下,允许曾国藩在家丁忧守制,将他的兵权剥夺。

曾国藩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让他不得不反思,自己明明是在为朝廷卖命,为何得不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曾国藩最终得出结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一个人要想获得他人的帮助,自己就必须主动去做一件事。

从曾国藩第二次出山后,获得他人帮助的过程来看,只要做好这件事,就一定可以获得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这件事到底是什么?我们来详细讲解:

二、曾国藩的改变。

要想获得他人的帮助,就必须放下身段,向他人请教。

人性有一个弱点,就是喜欢为人之师,对他人指指点点。

曾国藩作为朝廷大员、湘军统帅,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向他提意见,也不敢向他提意见。

曾国藩发现,一些对自己有意见的人,由于不敢向他提出批评和建议,最后的结果,就是要么疏远他,不愿意和他走太近,要么是不愿意诚心支持他。

曾国藩是一个善于总结和改正的人,他找到自己总也得不到他人帮助的原因后,立即做了一件事:向他人请教。

在家中丁忧期间,曾国藩写了大量书信,不仅给朋友们写,也给他的同僚、幕僚、下属们写信,请他们对自己提出批评和建议,帮助他改正。

曾国藩的真诚,无人能拒绝,大家纷纷写信给他,对他的缺点提出意见和建议,其中,对曾国藩批评最多的,是认为他有时很傲慢,听不进他人的意见。

另外,曾国藩在批评人的时候,还不近人情,让人很是难堪。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白白看到他人的缺点了,但也不会提出,主要原因是真心话过于伤人。

曾国藩真心征求批评建议的态度,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对每封来信,曾国藩也非常重视,亲自回复,向对方表示感谢。

曾国藩堂堂一个二品大员,他如此谦逊,大家不仅对他越发尊重,也更加愿意支持和帮助他了。

曾国藩并不是逢场作戏,他是把态度和自己的行动,做到知行合一的地步,这一点,我们从他第二次出山时,所做的第一件事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变了,整个环境也都随之改变。在人际交往中,环境是随着自己的心境发生相应改变。曾国藩到底是如何改变人际交往环境的呢?我们下一章继续讲解。

本专栏重点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曾国藩年谱》《清史稿》《曾国藩传》《曾国藩大传》等。(图片为配图,图源自网络或者AI生成,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客多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