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夫差之败的根本原因
吴越争霸是大家都熟悉的一段历史,对于吴王夫差的失败人们都将其归因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功力的深厚,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但其实,夫差之败的本质原因还是战略错误,没有在事实上灭亡越国之后直接消化其地,以完整的东南地理板块作为吴国稳固的根据地,而是错误的选择北上争霸。其次就是错杀伍子胥。
公元前505年,越国紧抓吴国用兵楚国、吴国内部空虚之际发兵侵吴,吴军呢,就紧急回援,越军就在大掠一番之后撤军。
前496年五月,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践继位,吴王阖闾就乘越国国丧之际发兵攻越,勾践呢,率军于槜(zuì)里迎战,大败吴军,吴王阖闾也在此战中受了重伤,最终因为伤重而死,阖闾在去世前给太子夫差留下了这样的话:“必勿忘越!”
夫差在即位之后就将报仇雪耻这件事置顶,日夜练兵为伐越做准备,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了两年。
勾践呢,自然也了解到了吴国的相关情况,知道吴越必有一战,于是他就准备主动出击。对于勾践这个决策,范蠡当时是反对的,但勾践却一意孤行,结果大败于吴军,会稽城都被吴军攻破了。勾践于是就率领五千人退保会稽山,吴军也追了过来将其给围了。面对生存危机,范蠡就建议勾践派人前去求和,勾践于是就派文种前去和夫差沟通。
越国当时开出的条件是:越国的珍宝归于吴国;越王君臣入吴,作为吴王的臣仆;越国君臣将女儿嫁于吴王君臣。同时文种还强调,如果吴王不答应,越王就将珍宝毁掉,然后与吴军决一死战。
夫差在听了文种的话之后,觉得这个条件还蛮不错的,就准备答应。但是呢,伍子胥却站出来坚决反对,理由是:吴越是世仇,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吴国兼并越国,可以直接消化其地,增强吴国的实力,这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至于伍子胥为何执意灭越则是因为,伍子胥给吴王阖闾所制定的就是“先彻底消灭越国,然后北上争霸”的发展战略。此时,他不过是在落实既定战略而已。
实事求是地说,伍子胥的这个战略非常务实,因为,吴国灭掉越国不仅能实现拓地、获得经济和人口增量的好处,同时还能保证后方的稳定,可以全力以赴北上争霸。
对于这一点,我们看看吴越当时的地理位置就明白了。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子玉使用现在的地名来标注吴越的领土范围:吴国的领土范围大概包括今天的江苏省南部、上海市、安徽东南一小部分,以及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以北);越国为浙江省大部(钱塘江以南)。
吴越的任何一方兼并对方都可以拥有完整的东南地理板块,然后就可以北上争霸。为什么吴越是世仇,因为双方都明白这个道理,越国趁吴国伐楚之际攻吴就是为了有机会灭掉吴国,进而具备北上争霸的实力。
夫差虽然是标准的纨绔子弟,但道理还是能听明白的,于是就拒绝了文种。
勾践呢,在得知夫差的态度之后就激动地要毁灭珍宝,与吴军决战。可见,吴越当时的国君素质都相当一般,其竞争的本质实际上是双方精英的博弈:吴方为伍子胥;越方为范蠡和文种。
所以,文种就赶紧拉住了勾践,劝他说:“听说吴国太宰伯嚭这个人贪得很,可以诱惑,让我去试一下。”
结果是,伯嚭在得到越国的好处之后就再次将文种带到了吴王面前,并给夫差作思想工作:“我听说,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现在越国已经名存实亡,况且越王也准备将越国交给大王,自己也愿意做大王的臣仆,不行就答应了吧。”
夫差想想也是,就同意了越国的请求,退兵。
此次越国之所以还能保留社稷,就是因为文种敏锐地捕捉到了吴国内部的矛盾,利用了伍子胥和伯嚭之间的权力斗争,最终用越王表面上的臣服换来了越国得以保留社稷、人口和军队的结果。
伍子胥呢,在得知消息之后也只能用情绪折磨自己的五脏六腑,恨夫差不成器。
勾践呢,在叮嘱负责守护越国的文种一番之后就和范蠡等三百多人前往吴国,给吴王做臣仆。从前494年六月到前491年正月,勾践在吴国呆了三年时间,每一天他都在忍受着精神世界被凌迟的酷刑。而也正是这三年时间,让勾践积累了誓要灭吴的心气。
勾践在回到越国之后,为了恢复国力,分别做了以下努力:善待越国百姓;奖励生产,充实国力;繁殖人口,扩充兵源;尊贤纳士,吸收人才;训练军队。
对此,史书也对勾践这段卧薪尝胆的经历做了形象的还原,原话是:“身不安枕席,口不沾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声;历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
在勾践的认知中,只有生理上的痛才能让他记住精神上的耻辱,进而长期保持一种奋发的状态。当时,勾践甚至是亲自耕田,他老婆也亲自织布,以进一步带动越国人发展生产的动力。
在这段蛰伏期内,勾践也是谨慎地做好越国作为吴国属国的一切工作,每年坚持春秋朝贡,从不敢懈怠。夫差呢,也非常享受越国对待自己的这种低位态度,于是就完全将自己沉浸在享受声乐的世界中,同时还筑造姑苏台以进一步享受生活。
这其实也是越国复仇的一部分,用越女、声乐、珍宝故意腐蚀夫差的心志,夫差筑造姑苏台的行为也极大消耗了吴国的国力。
由于夫差觉得越国已经不足为虑,于是就将全部精力聚焦在北上争霸这件事上,在降服勾践的当年,他就派军伐陈,以打通北出中原之路。前489年,吴国再次伐陈。
此后,吴国在北上争霸这件事上又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前487年,吴王以鲁国不服为由,大举派兵伐鲁;次年,吴王大发徒役修筑邗沟城,以为转运站,又开凿邗沟以通江淮,作为北上运粮的通道,为北伐齐晋做准备工作;前485年,吴国会鲁国、邾国和郯国商议伐齐;次年,吴军与鲁军联合伐齐,克齐国的博、赢二邑,进抵艾陵,于是在艾陵与齐军展开大战。
在这个过程中,勾践还派文种率领万人,粮食百船,前往协助吴国开凿运河,以助力吴王的争霸之志。
这其实也是越国复仇战略的其中一环,那就是,故意引导吴国北上争霸以实现消耗吴国国力、疲弊吴军的效果,同时,越国还能趁吴国北上之机发兵伐吴,而夫差对于这一切竟然毫无知觉,即使伍子胥在给夫差讲清楚他北上属于“自伤”的行为的道理的情况下,夫差依然坚持落地其争霸计划。
吴国在大胜齐国之后就计划召集鲁国和宋国,以求卫国和晋国等各国,让他们接受吴王之命为霸主。前483年,吴国与鲁、宋、卫等国约定,明年夏天与晋国大会于黄池。
前482年春,吴王以太子友及王孙弥庸守国,亲率大军乘舟出邗沟北上,到达黄池。由于晋国和吴国当时因为争主盟的角色,所以盟约就迟迟未定,而越国就紧抓吴国精锐北上的机会发兵攻吴。
从这就可以看出,夫差当年没有灭越确实属于战略性错误,吴国的核心区是水网密布的平原区,无险可守,必须依赖强大的军队和周边环境的稳定才能维持吴国内部的稳定,他没有彻底灭越就使得周边环境成为随时可能够威胁吴国安全的变数,如今他又带着吴军主力北上,那吴国被攻几乎就是必然。
越军此次出师不仅攻破吴国国都、俘虏了吴国的太子友和王孙弥庸等人,还焚毁了姑苏台,将吴国的大船收为己有。
夫差在得知后方的消息之后于是就以大军威胁晋国,获得了主盟权,在盟约达成之后就紧急率军回吴。面对国都被越国毁坏的现实,夫差就只能派人向越国求和,而勾践也在考虑到吴军军力依然强大的现实后答应了吴国的求和。
只能说,越国灭吴的时机还不成熟,因为,越国相比吴国的国力毕竟不是一个量级。但是呢,越国此次出兵却极大地消耗了吴国的国力,进一步达到了疲弊敌国的效果,同时也在战争中获得了巨大的红利。
这里还必须交代一点,吴国在大败齐国之后,夫差因为伯嚭的谗言已经将伍子胥赐死,子胥死后,夫差就很难是勾践的对手,因为勾践有文种和范蠡这两位不世之才的辅佐,一个擅长管理内政,一个擅长谋略和打仗,而夫差却再也听不到正确的建议和善意的提醒。
至于子胥之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越国利用了子胥和伯嚭之间的矛盾,借伯嚭这把刀杀掉了子胥。
可以说,历史上任何阶段的以争霸为主题的战争其胜败都决定于双方的人才量级,夫差杀掉伍子胥,属于典型的自断手脚、自毁长城。
前478年,吴国大旱,勾践于是又谋划准备攻吴,并在谋划好之后以范蠡为大将军,率五万越军攻打吴国。在此战中,范蠡充分发挥其军事水平,出奇兵大败吴军,最终将吴王围困在吴国都城内。
在这个过程中,越军一面监视吴都的动静,一面兼并吴国四周的土地,在前476年春时,越王已经尽有吴地。
然后,越军又以伐楚的假象故意迷惑吴军,使其没有准备,在吴国放松警惕的情况下越军就对吴军发动突袭。之所以选择突袭战术是因为夫差手中当时还有万余被称为“贤良”的亲军精锐,范蠡不建议越王硬碰硬。
最终,吴王被围于西城,在成功突围之后又西上姑苏山,并派王孙雒向越王请和。
只能说,世界是运动式发展的,强弱之势在时间的变量下是随时可以转变的,此时的夫差是完全复制了勾践当年在会稽山的那种尴尬境地。
勾践呢,当时都准备答应夫差,但范蠡却强行干预,甚至还亲自率兵围攻姑苏山上的吴王。最终,勾践给夫差开出了将其安置在甬句东并以三百人奉他们夫妇直到他们去世的条件。
夫差这时也算有骨气,表示,既然你不保存吴国的社稷,那我苟活着就没意思了,于是就向勾践传话:“吾老矣,不能事君王。”
既然夫差不接受这个条件,范蠡就派人强行搜山,并俘虏了夫差,夫差在绝望之下就自杀而死,他留在世间的最后一句话是:“吾无面目以见子胥也。”
可不是嘛,谁让你拒绝伍子胥当年递过来的那一杯杯成分是忠言的“苦药”呢,甚至还将人家赐死。本质来说,夫差杀掉子胥和如今的穷途末路是典型的因果逻辑。这一年,为公元前473年。
至于范蠡为何非要置夫差于死地则是因为,他不想勾践也犯和夫差当年一样的错误,他认为,人一定要遵循天意,否则必定受到惩罚。
在兼并吴国之后,勾践就率兵北渡淮河,与齐晋诸侯会于徐之铜山,并派遣使者致贡于周王室。周元王呢,也派人赐勾践胙肉,命为伯。接着,勾践又将吴国当年所侵占的陈宋之地还给了他们,又以淮上之地归于楚,以泗东五百里地与鲁。于是诸侯毕贺,号为霸王。
勾践喜提“霸王”的称号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任何诸侯只有自身强大才能有资格参与争霸的游戏,否则就只能是夫差的悲剧结局。
夫差之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理清主次矛盾,看不清本质。
最后再交代一下范蠡和文种的结局:范蠡在跟随勾践返回越国的途中辞别越王,泛舟五湖,将余生活成了传奇,而文种后来却因为获罪被勾践所杀。
对于吴越争霸这段历史,子玉原本是没打算写,但在详细阅读了这段历史之后才发现,这段历史可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所以特意与大家分享。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如果喜欢文章就请点击主页关注我,会持续更新。
热点资讯
- 天蝎座事业高峰将至,遇见贵人助力一飞冲天
- 中国女篮战日本:高个组合能否克服三分火力?亚洲杯首战悬念拉满
- 1985年,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立遗嘱:不进八宝山,中央:同
- 挑衅中国的菲律宾防长,真实身份曝光,竟有两本护照!
- 南昌物料称重模块
- 从王朔到骆宗诗:中国跆拳道首冠的破冰之路与传承
- 2026 养老金还涨吗?人社部释放 3 大信号,这类人能多领
- 资源堆砌的“星二代”,凭什么霸占娱乐圈?
- 俄军火力全开!230架无人机猛炸阿塞拜疆钱财,乌天空浓烟飘百
- 乌军援军刚杀入市区,俄导弹血洗红军城:巨型炸弹清场波兰志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