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告急前线吃紧政敌逼宫,泽连斯基遭遇最大挑战
十月之后,乌克兰的日子变得格外难熬。
全国范围内电力供应频频告急,半数以上的地方时不时就断电,冬天冷得刺骨,很多家庭都靠着多穿两件衣服,在黑暗里打发时间;家里没有暖气,连烧水都成了难题。
物价也没给人留情面,超市里的基本食品都涨了三成,能买得起新鲜肉和奶制品的越来越少。城市里还算好点,乡村居民更是为喝上一口干净水而四处奔波。
电力中断导致抽水设备瘫痪,大家只能靠着储水桶,或者去邻居家借水。
这种切身的生活困苦,很快酿成了更大的麻烦。在哈尔科夫、基辅等地,市民忍不住走上街头,高举“恢复供电”“别让我们冻死”的标语,挤满了广场。
大家的怨气越来越重,网络上抗议视频疯狂转发,几个小时内阅读量就破了千万。政府的压力陡然上升。
但是问题远不止这点。前线的战事,乌克兰同样吃紧。俄军在东部巴赫穆特一带突然发起猛攻,乌军几道防线被冲散,单日阵亡和受伤人数超过八百。
补给跟不上,部队不得不撤退,很多士兵只能靠着有限的弹药死守阵地。在南部赫尔松,俄军封锁了补给线,前线物资快断了,士兵们弹药、食物都告急,只能硬撑着。
胜负之外,士气的崩溃也让局势雪上加霜。
在这节骨眼上,西方的援助又开始打折扣。美国突然宣布,原定11月要给乌克兰的新一批军援要推迟了,理由是需要重新评估局势。
欧盟这边也不甘落后,直接说后续的50亿欧元经济援助得看乌克兰反腐改革做得怎么样,否则就暂停拨款。
乌克兰好不容易盼来的“海马斯”火箭炮,现在还能用的只剩下十几套,远远不够应付前线压力。弹药库存撑不过十天,一旦打完了,前线只能靠士兵的血肉硬抗。
能源重建的援助也说得好听,实际上到账的只有原计划的五分之一。修复电力系统还需要大量设备和配件,但战争导致运输线堵死,关键零部件缺口已经超过六成。
电力和暖气恢复遥遥无期,民众的生活困境还会持续。
就在政府焦头烂额的时候,反对派顺势发难。乌克兰议会迅速递交了对泽连斯基政府的不信任案,短短几天就有四十多名议员联名支持。
虽然还没到法定门槛,但政坛分裂已经公开化。地方州长们也站出来,要求中央下放能源和军事调配权,理由是保护民生、提高效率。
更有杀伤力的是,前总统波罗申科阵营通过媒体曝出了军队采购腐败案——今年订购的十万套防弹衣,检测后发现质量严重不达标,花了1.2亿美元,却没法保障士兵安全。
消息一出,士兵家属和普通民众怒火中烧,很多人认为正是装备劣质,才导致伤亡飙升。
这些风波让泽连斯基的支持率直接跳水。民调机构刚公布数据,他的支持率从年初的58%掉到只剩29%,创下任内最低。
原本坚定支持他的票仓也开始流失,大家被高物价、无电无暖的现实逼得转向反对派。前线指挥层也出现了意见分歧。
乌军总参谋长扎卢日内建议收缩阵地,保存有生力量,但泽连斯基坚持死守不退,想维持强硬形象。结果指令混乱,有部队没及时撤退,损失惨重。
军方和政府的矛盾,彻底摆到台面上。
内阁也不再团结。经济部长、基础设施部长和能源部长三人集体辞职,理由是现有政策框架下无法解决民生和前线问题。
他们分管的正是最关键的领域,离职让政府运作几乎停滞,也让外界看到政权内部的离心离德。
能源危机、战场失利、民众抗议和权力分裂,像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牢牢困住了泽连斯基政府。
这场危机已经远远超出个人执政的挑战。乌克兰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不只是民众关心,全世界都在看。
西方援助能不能再度恢复,政府能否重新获得民心,前线会不会有重大转机,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决定乌克兰的未来走向。
现在的局势,是民生与战争、内外压力和政权裂痕交织成的难题,没人能轻易给出答案。
热点资讯
- 深渊蠕影VS腐木囚笼:龙与地下城古拉德与树魔的生态博弈,爱了
- 骨子里透着优雅的五十岁女性,其装扮一瞥便显露出尊贵气质,一睹
- 五款欧米茄腕表,从商务到潜水,总有一款让你心动
- [小炮APP]竞彩情报:大分三神近10场比赛仅丢9球
- 贾静雯带三个女儿度假。贾静雯于7月17日在社交平台发布母女四
- 冯绍峰:从爆红到低调,娱乐圈生存哲学探析
- 235期李白石排列三预测奖号:15注单注参考
- 高尔夫:23款R-Line Lite,准新小钢炮,8。6秒加
- 《好莱坞往事》计划拍续集 大卫·芬奇执导
- 中方这次赢得狠彻底?8月1日,美国“退群”传来最新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