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U17女足0:3负巴西,世界杯首次止步16强
开场仅3分钟,巴西队一脚直塞撕开防线,凯拉内破门。中国U17女足的世界杯之旅,在摩洛哥的夜色中戛然而止。0:3的比分定格,淘汰赛首秀以失利告终。可这支球队,已经创造了历史——首次从小组出线,首次闯入16强。她们输给了世界强队,却赢回了中国女足青训多年沉默耕耘的回响。
这不是一次偶然的突破。从2012年、2014年连续小组未出线,到如今站上淘汰赛舞台,这支平均年龄不足17岁的队伍,背后是地方青训体系十年磨一剑的重塑。上海普陀区“一条龙”培养模式,让女孩们白天上课、放学训练,学籍贯穿小学到高中;苏州、湖北、湖南等地梯队逐步成型,社会青训机构如吉祥青训也加入人才输送链条。全国选拔、多期集训、海外拉练,一条“地方培养—国家选拔—国际锤炼”的通道正在打通。主教练王洪亮坦言:“这批孩子的技术能力,已与世界接轨。”周欣怡的远射、曾屹婕的任意球,正是系统训练的结晶。
但胜利的背面,是现实的裂痕。0:3的差距,不只是技战术的落差,更是成长路径的断层。赢下挪威、碾压厄瓜多尔,说明我们能培养出优秀的苗子;输给美国、不敌巴西,则暴露了高水平对抗经验的匮乏。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这些女孩未来去哪?女超联赛规模有限,商业价值低迷,职业出路狭窄。即便踢进国家队,退役后如何安置?教育衔接是否持续?基层教练待遇低、本土教练难上位,连王洪亮这样的前国脚,也需多年等待才获执教机会。青训的火苗已亮,可燃料是否充足?
我们曾无数次见证女足的高光与沉寂。1999年铿锵玫瑰绽放,随后二十年青黄不接。今天这支U17队伍,是“星星之火”,但若不尽快建立稳定的职业通道、完善退役保障、提升教练生态,这火苗仍可能熄灭于青春期后的现实门槛前。家长愿意让孩子踢球,是因为看见了出路;社会愿意关注女足,是因为相信可持续的未来。
输球不可怕,怕的是只记住输赢,却忘了谁在种树。请珍惜这一代女孩的奔跑,她们跑过的不只是球场,更是中国女足未来的可能。
热点资讯
- 中国女篮战日本:高个组合能否克服三分火力?亚洲杯首战悬念拉满
- 天蝎座事业高峰将至,遇见贵人助力一飞冲天
- 1985年,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立遗嘱:不进八宝山,中央:同
- 挑衅中国的菲律宾防长,真实身份曝光,竟有两本护照!
- 南昌物料称重模块
- 墨脱电站开工,雅江建起大坝,巴铁内心有了底,印度也会老实很多
- 从王朔到骆宗诗:中国跆拳道首冠的破冰之路与传承
- 2026 养老金还涨吗?人社部释放 3 大信号,这类人能多领
- 资源堆砌的“星二代”,凭什么霸占娱乐圈?
- OpenAI首次透露上市计划,估值3000亿美元引发投资者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