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讯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产品展示 >

五常唯中国稳若磐石!乌东战局生变,乌军误用中国部件损失惨重

点击次数:80 发布日期:2025-09-19

你肯定也注意到了,乌克兰最近总在抱怨中国制造的无人机零件有问题。

但他们很少提到的是,自己内部出了多大的麻烦——腐败严重、管理混乱,甚至连军队都在“吃空饷”。

更耐人寻味的是,尽管他们公开指责中国,情报部门却悄悄承认:中国根本没有军事支持俄罗斯。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是这样的。

乌克兰国家反腐败局调查了几家无人机工厂,发现他们使用的所谓“国产无人机”中,差不多六成都有质量问题。

军官们也抱怨,坏掉的无人机实在太多,他们不得不抽出一半人力,花好几天去修理。

这不仅拖慢作战节奏,还严重影响前线士气。

乌克兰媒体直接把矛头指向中国。

他们说,全国99%的无人机都是用中国零件组装的。

一开始还好,乌军需求不大,都是从专业中国厂商拿货,品质还算稳定。

但随着战争越打越久,双方拼命消耗无人机,中国国内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一批小作坊的劣质零件混了进来。

乌媒不满地说:“我们组装越多,中国就赚得越多。”

但你仔细看,事情没那么简单。

乌克兰自己也有很大问题。

有报道说,官员收受贿赂,把订单转给不靠谱的小工厂。

这些工厂用翻倍的价格卖质量很差的无人机。

更夸张的是,军队采购还搞“吃空饷”:对外声称要送一万架无人机上前线,实际只交付了五千架。

光是因为腐败,乌克兰在军购上就损失了近7.7亿美元。

讽刺的是,乌克兰情报部门的说法和媒体完全不一样。

2025年9月6日,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公开表示:“中国没有在军事上援助俄罗斯,更多是口头上的支持。”

他们判断,中国不太可能直接军援俄罗斯。

为什么这么讲?

因为他们刚看完中国的阅兵,很清楚中国的军工实力有多强。

有人分析,如果中国真出手,乌克兰可能连半年都撑不住——想想看,俄军现在每天就能发射几万架无人机、几千枚炸弹。

中国甚至能改造几万辆旧坦克送给俄军。

一旦中国介入,战局绝对瞬间改变。

更戏剧性的对比来了。

乌克兰刚抱怨完中国零件,就在俄罗斯的导弹里发现了大量西方制造的零件。

2025年9月7日,基辅遭俄军大规模空袭,乌军拆解了一枚未爆导弹,发现里面有35个零件来自美国公司,比如德州仪器、亚德诺半导体,还有日本、英国、瑞士的产品。

乌方还特意强调:“这枚导弹里没有任何中国零件。”

他们既不想得罪西方盟友,又暗示了制裁存在漏洞。

面对这些指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再次明确回应:中国始终劝和促谈,不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反对无端指责和政治炒作。

中国的立场从冲突一开始就很清楚——尊重各国主权,停止冷战思维,推动和平谈判。

2025年2月,在南非举行的G20外长会议上,中国外长王毅说,现在和谈的声音变多了,这是实现和平的好机会。

中国支持一切促进停火的努力,也包括美俄之间刚刚达成的共识。

在联合国五常中,中国是唯一没有正式介入这场冲突的国家。

就连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都曾表示,希望中国能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但泽连斯基政府拒绝了中国的调解。

他们说中国“没能阻止战争爆发”。

很多人认为,这样做是为了向美欧表态站队。

与此同时,三十多个欧美国家嘴上承诺军事保障,实际却各怀心思。

美国说愿意提供空中保护,但绝不派地面部队。

法国一度说要出兵,却被德国和意大利明确反对。

意大利副总理甚至调侃:“马克龙要打,就让他自己去。”

仗打久了,一种不起眼的东西——硝化棉,突然变成决定战局的关键。

它是制造炮弹发射药的核心原料。

而中国,正是全球最大的硝化棉生产国,年产约6万吨,占世界一半。

现在,西方和俄罗斯都抢着从中国买它,形成一场奇怪的“争抢大战”。

欧盟现在处境尴尬。

2023年3月,他们承诺给乌克兰一百万发炮弹,但到2025年8月,连七十万都没完成,主因就是硝化棉短缺。

而问题出在他们自己身上——2022年6月,欧盟跟着美国禁止进口新疆棉花产品,但中国硝化棉的原料主要正是新疆棉花。

原本欧盟九成的硝化棉靠从中国进口,禁令一发,自家军工生产立马跟不上。

2025年2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投票表决美国提出的乌克兰停火决议草案。

内容是呼吁结束冲突、尽快和谈。

最终十国赞成、五国弃权,没有反对票。

中国、美国、俄罗斯都投了赞成,英国、法国等国家选择弃权。

这次投票形成了“3比2”的局面,中美俄站到了一边,英法反而被晾在另一边。

国际媒体纷纷报道,说中国外长王毅的发言无形中帮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倡议在联合国站稳脚跟。

中国从始至终立场一致:不煽火、不助战、不选边。

2024年以来,王毅多次在联合国场合强调“谈判才是出路”。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再次明确说:“冲突中没有赢家,越早对话,代价越小。”

这种战略定力,让中国既没有陷入地缘政治泥潭,还保持了全球关键物资供应者的地位。

如今在乌克兰前线,士兵们仍在忙着修理故障不断的无人机。

中国的零件、美国的芯片、日本的电容散落在工作台上。

硝化棉还在源源不断从中国运向不同国家——包括俄、美、法和其它欧洲国家。

在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依然各有立场。

而中国继续走着中立的道路:不制造危机,也不袖手旁观。